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石家庄市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胸五科
临床科室
[2]CT室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2022,1-6.
ISSN:
1000-8179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ROC曲线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为临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三野淋巴结清扫的240例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术后病理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颈部淋巴结转移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240例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中有62例(25.8%)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状况、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状况和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是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模型为:P=1/(1+exp(-(-3.764+0.361×肿瘤最大径+1.281×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状况+1.614×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状况+1.155×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其阴性预测值为89.89%,阳性预测值为45.16%,准确度为78.33%。同时ROC曲线分析显示,ROC 曲线下的面积为0.827(95%CI :0.767~0.886),约登指数为0.530,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7%和82.02%。结论肿瘤最大径、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状况、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状况和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是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诊断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第一作者:
颜朝阳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石家庄市050000)
通讯作者:
何明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颜朝阳,徐同欣,徐新建,等.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J].中国肿瘤临床.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