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年轻原发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Prognostic factor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olecular subtype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 a retrospective study based on SEER database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
出处:

关键词: 年轻乳腺癌 SEER数据库 分子亚型 预后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35岁年轻原发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整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的2010—2015年年轻(≤35岁)原发性乳腺癌病例,利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5478例,按照分子亚型分为Luminal B型组(1082例)、Luminal A型组(2826例)、HER2+型组(405例)和TNBC型组(1165例).三阴性患者中黑人所占的比例更大(18.80%),肿瘤分化程度Ⅲ~Ⅳ级的患者比例更大(91.33%),肿瘤分期0~Ⅰ期的患者更少(17.60%),接受乳房全切手术的患者比例更大(36.82%),更容易接受化疗治疗(93.39%),三阴性患者的3年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亚型患者(3年生存率为81.12%,5年生存率为75.21%,P<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种族、婚姻状况、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ER状态、HER2状态和手术类型是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TNM分期和手术类型是三阴性患者(TNBC)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35岁年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最差,今后的研究应多关注这一群体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高年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