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血氯离子水平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30d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河北医科大学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血清氯离子 血清钠离子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全因死亡 预后

摘要:
背景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快速、有效地识别ATAAD患者术后预后指标对其预后分层具有重要意义。血氯离子(Cl-)是人体重要的阴离子,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与ATAAD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目的 探讨ATAAD患者入院血Cl-水平与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ATAAD患者血Cl-水平与血钠离子(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孙氏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206例,随访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及术后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根据入院血Cl-水平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三组:T1组(血Cl-≤102 mmol/L,n=69)、T2组(102mmol/L<血Cl-≤106 mmol/L,n=70)、T3组(血Cl->106 mmol/L,n=67),比较不同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资料和术后30 d内的预后结局。绘制入院时血Cl-、血Na+水平对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为了分析血Cl-与血Na+的关系,根据血Cl-与血Na+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最佳截断值(107 mmol/L和139 mmol/L)将ATAAD患者分为四组:高血Cl-高血Na+组(血Cl->107 mmol/L+血Na+>139 mmol/L组,n=35),高血Cl-低血Na+组(血Cl->107 mmol/L+血Na+≤139 mmol/L组,n=21),低血Cl-高血Na+组(血Cl-≤107 mmol/L+血Na+>139 mmol/L组,n=41),低血Cl-低血Na+组(血Cl-≤107 mmol/L+血Na+≤139 mmol/L组,n=109),比较各组间的全因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血Cl-水平,不同血Cl-+血Na+水平组ATAAD患者累积生存率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Cl-和血Na+的相关性;按年龄≥50岁(是/否)、性别(男/女)、高血压(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血Na+>139 mmol/L(是/否)水平分组进行亚组分析,并利用相乘交互作用模型评价血Cl-与上述亚组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Cl-水平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AUC为0.695[95%CI(0.595,0.795),P<0.01],约登指数、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331,54.5%、78.6%,最佳截断值为107 mmol/L;血Na+水平预测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AUC为0.648[95%CI(0.544,0.752),P<0.01],约登指数、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282,60.6%、67.6%,最佳截断值为139 m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Cl-、高血Na+和术前发生灌注不足是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68,95%CI(1.058,1.289),P=0.002;OR=1.098,95%CI(1.012,1.191),P=0.024;OR=5.837,95%CI(2.395,14.226),P<0.001];T3组是T1组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风险的3.785倍[95%CI(1.121,12.782),P=0.032],血Cl->107 mmol/L是血Cl-≤107 mmol/L AT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风险的3.367倍[95%CI(1.469,9.186),P=0.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T3组患者术后30 d累积生存率低于T1组、T2组(χ~2=8.711,P=0.003;χ~2=9.079,P=0.011);血Cl->107 mmol/L组患者30 d累积生存率低于血Cl-≤107 mmol/L组(χ~2=13.326,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Cl-水平和血Na+水平呈低度正相关(r=0.401,P<0.001);不同血Cl-+血Na+水平组的全因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9,P<0.001);高血Cl-高血Na+组的30 d累积生存率低于其余三组(χ~2=16.398,P<0.001;χ~2=13.719,P<0.001;χ~2=9.225,P=0.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Cl-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及饮酒无交互作用(P交互>0.05),ATAAD患者的血Cl-水平与血Na+(Na+>139 mmol/L)水平存在一定交互作用(P交互=0.012)。结论 ATAAD患者入院时血Cl-水平和血Na+水平具有相关性,入院时高血Cl-水平是ATAAD患者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河北医科大学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