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人工智能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2]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人工智能项目办公室 [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5]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病理科 [6]河北省肿瘤医院细胞学室 [7]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宫颈病变中心 [8]同方威视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9]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 [10]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1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12]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互联网产业办公室
本院执笔作者:
本院执笔作者机构: [6]河北省肿瘤医院细胞学室
刊名: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人工智能 宫颈细胞学 应用技术 质量控制

摘要: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核酸检测和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阳性者通常需要进一步的细胞学等检查进行分流。HPV检测和细胞学联合筛查也需要细胞学医生的参与。在我国各地区适龄女性宫颈癌组织性筛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发现细胞学医生数量和能力的缺乏尤其是基层地区的缺乏是影响宫颈细胞学异常检出率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AI)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已经开始试点应用于宫颈癌检查项目工作中,为了高质量地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规范AI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在宫颈癌检查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对提供相关项目的机构进行质控,保障宫颈癌检查项目尤其是人群组织性筛查的工作质量,助力我国《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最终达到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目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特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AI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的定义、AI辅助宫颈细胞学检查系统的要求、AI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专家组成员:
张小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毕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董燕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人工智能项目办公室) 安瑞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吴广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任力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病理科) 杜芸 (河北省肿瘤医院细胞学室) 赵清平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宫颈病变中心) 高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李栋 (同方威视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李建伟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 庞宝川 (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狄江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李辉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互联网产业办公室) 张智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张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赵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包鹤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杨蓉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女群体保健科) 梁慧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科) 刘冬琴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向清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 董青 (江苏省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 吴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宫颈科) 王旭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医院病理科) 王海舰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田立祥 (吉林大学附属长春妇产医院病理科) 崔晓莉 (辽宁省肿瘤医院宫颈疾病中心) 商广洁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 郝明鱼 (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 张春梅 (吉林省延边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诊疗保健中心) 杨慧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宋世琴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白继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病防治专业委员会)
本院专家组成员:
杜芸[6] (河北省肿瘤医院细胞学室)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