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征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
出处: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肠道菌群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为寻求新的诊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原发性肾小球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人群(20例)的粪便样本,采用16S rRNA的方法分析两组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特点。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无统计学差异。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两组肠道菌群种类的多样性程度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且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程度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β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与对照组的菌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2),厚壁菌门(Firmicutes)(P=0.04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P=0.020)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P=0.046)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属水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罗氏菌属(Roseburia)(P=0.00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P=0.048)、厌氧梭菌属(Anaerostipes)(P=0.012)、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_hallii_group)(P=0.032)、CAG-56(P=0.006)、黄曲霉属(Flavonifractor)(P=0.028)、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oides)(P=0.032)、副梭菌属(Paraclostridium)(P=0.019)、Phocea(P=0.014)和加德纳菌属(Gardnerella)(P=0.030)的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较低,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