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比值预测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效能及其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交互作用分析

Predictive efficacy of platelet,fibrinogen to C-reactive protein ratio in sepsis complicated with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检验科,257000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检验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 分析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比值(FIB/CRP)预测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效能及其对DIC的交互作用.方法 根据是否并发DIC将88例脓毒症患者分为DIC组(32例)和无DIC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FIB/CR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及DIC评分.再根据PLT计数将所有患者分为PLT降低组(51例)和PLT正常组(37例).采用LASSO回归初步筛选脓毒症并发DIC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并发DIC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脓毒症并发DIC的预测价值.采用交互作用系数γ和比值比(OR)分析PLT、FIB/CRP交互作用是否存在及其类型.结果 DIC组CRP、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DIC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无DIC组,抗凝血酶(AT)、FIB、PLT计数、FIB/CRP均低于无DI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计数、FIB/CRP及DIC评分均是脓毒症并发DI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T、FIB/CRP两者联合预测脓毒症并发DIC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两者单独预测(P<0.05).PLT降低组患者FIB/CRP低于PLT正常组(P<0.001).PLT降低对FIB/CRP降低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且两者交互作用符合超相乘模型.结论 PLT、FIB/CRP均为脓毒症并发DIC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可通过其早期预测脓毒症并发DIC风险,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降低DIC发生率.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检验科,257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