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派安普利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卓越:梯队期刊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学部 [3]河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
出处:
ISSN:

关键词: 派安普利单抗 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用分析 Markov模型

摘要:
目的 评价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以下简称“肺鳞癌”)的经济性。方法 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运用成本-效用分析法评估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紫杉醇+卡铂)方案相较于标准化疗(紫杉醇+卡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经济性。使用R语言构建一个三健康状态Markov模型,模型中所需的临床数据提取自AK105-302研究,成本和效用来自开放数据库和已发表的文献。效用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意愿支付(WTP)阈值为202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倍,即287 247元/QALY。通过比较两种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与WTP阈值的大小评估方案的经济性;使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的稳健性。结果 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较标准化疗方案增加了0.73 QALY,但同时成本增加150 681.93元,ICER为206 413.60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无进展生存(PFS)状态的效用值对ICER的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WTP阈值为3倍的2024年我国人均GDP时,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98.80%;但当WTP阈值降低为1倍我国人均GDP时,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0.01%。结论对于晚期肺鳞癌,当WTP阈值为3倍的2024年我国人均GDP时,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是一种具有经济性的一线治疗方案。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学部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3]河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1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