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太原,030001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广州,510515
[3]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29
[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石家庄,050019
临床科室
妇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5]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518101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医学信息中心
[6]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450014
[7]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合肥,236048
[8]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郑州,450003
[9]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太原,030001
[10]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妇产科046000
[11]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妇产科044000
[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年龄因素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癌
鳞状细胞
肿瘤侵润
肿瘤分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年轻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的构成比变化趋势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6年12月共13年间中国11省市37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46 313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临床分期标准进行重新分期,选择期别为Ⅰa2~Ⅱa2期、行B型或C型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子宫颈癌患者共19 041例,其中年龄≤35岁的年轻患者1 888例(≤35岁组),年龄>35岁的中老年患者17 153例(>35岁组),分析2004—2016年的13年间年轻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的构成比变化趋势,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相关因素、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1)2004—2016年的13年间,≤35岁组患者的构成比呈显著下降趋势(χ2趋势=119.543,P<0.01);在≤35岁组患者中,2004—2010年间的构成比明显高于2011—2016年间[分别为12.6%(820/6 484)、8.5%(1 068/12 557);χ2=82.101,P<0.01].(2)与>35岁组患者比较,≤35岁组患者的初潮年龄较早、结婚年龄较晚、孕次和产次较少,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高危型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35岁组患者比较,≤35岁组患者中临床分期Ⅰ期(分别为68.5%、83.4%)、外生型肿瘤(分别为56.2%、63.2%)、非鳞癌(分别为12.0%、13.9%)所占比例均较高,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低分化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35岁组患者比较,≤35岁组患者中切缘阳性(分别为1.8%、1.1%)、间质浸润深度>1/2(分别为50.9%、40.1%)所占比例均较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旁浸润、肿瘤直径、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方面,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4—2016年的13年间,年轻的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的构成比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对于中老年患者,年轻的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的初潮年龄较早、Ⅰ期和非鳞癌比例较高,在术后病理危险因素方面,年轻患者的切缘阳性和深间质浸润比例较低.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I05B00)%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2452)%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03D31121)%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5038)%广州市科技计划(158100075)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太原,03000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伟,郝敏,陈春林,等.年轻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的构成比变化趋势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10):66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