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经会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变化对盆底肌功能障碍诊断价值的研究

Validity of trans-perineum ultrasonic surveillance of percentage change in the levator ani hiatal antro posterior diameter for the diagnosi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dysfun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超声科,石家庄 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盆底肌功能障碍 肛提肌裂孔前后径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LHap)变化对盆底肌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疑似因盆底肌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就诊的247例女性患者,均行盆底肌触诊牛津评分(MOS评分),按评分0、1、2、3和4、5分为盆底肌收缩力低下(LPFMC)组和盆底肌收缩力正常(NPFMC)组,然后分别在静息、缩肛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测量LHap,并计算其缩肛时的缩短百分比(PDC%)与最大Valsalva动作时被拉长百分比(PIV%),分析两组之间PDC%及PIV%的差异,并运用ROC曲线评价PDC%和PIV%对LPFM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PFMC组相比,LPFMC组PIV%显著增高[(6.07±4.20)%对(11.29±10.49)%, P<0.001],PDC%显著降低[(31.36±3.34)%对(17.66±10.82)%, P<0.001]。将PIV%>5.19%作为截断值诊断LPFMC,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57.89%,ROC曲线下面积为0.69;将PDC%<25.37%作为截断值诊断LPFMC,敏感性为66.39%,特异性为97.37%,ROC曲线下面积为0.84。联合运用上述两项指标诊断LPFMC,敏感性为84.55%,特异性为55.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0。 结论:超声监测LHap变化可辅助诊断盆底肌收缩力低下及评价疗效。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超声科,石家庄 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