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人群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研究

Nomogram for predicting the likelihood of additional nodal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sentinel node biops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

摘要:
目的 腋窝淋巴结清除(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患者的标准术式,但很多患者进行ALND后并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为了避免患者进行不必要的非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预测非SLN阳性率模型.方法 收集2010-01-01-2017-09-3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数据(研究号:CSCO BC RWS 18005),其中行SLNB并行淋巴结清除患者1 036例,数据完整患者共235例.建立2个模型,模型1根据多因素分析将P<0.05变量纳入模型,模型2根据临床、病理资料建立,并将2个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肿瘤直径、脉管瘤栓、肿瘤类型、SLN阳性数与SLN总数比值(the ratio of sentinel lymph node positive number and total sentinel lymph node ratio,SLN.POS.RATI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4个变量纳入模型1,将模型1变量加上年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b67纳入模型2,模型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39,模型2 ROC AUC为0.747,2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2个模型对于非SLN阳性转移率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 5.结论 依据临床病理等参数建立的模型1,对于预测乳腺癌个体患者非SLN转移概率方便、快捷,可能对乳腺癌ALND范围的合理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