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麻醉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临床科室
麻醉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出处:
ISSN: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导管接触溶栓
标准化操作
摘要:
目的 评价标准化操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过程中,对预防问题发生、降低并发症及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导管溶栓治疗治疗的临床资料.将实施标准化操作前治疗的患者归为A组(124例),将实施标准化操作后治疗的患者归为B组(152例),比较2组出现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问题发生率32.26%(40/124)显著高于B组问题发生率5.26%(8/152)(P<0.05).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表现为溶栓导管移位,A组有21例(16.94%),B组有3例(3.29%).最严重错误操作的问题表现为A组1例溶栓导管、抗凝微泵、血管鞘三通、尿激酶微泵错误连接,直接导致血栓沿导管生长,延长溶栓时间.B组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0/152),显著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8.06%(10/124),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问题表现为A组1例未及时发现头痛头晕等脑出血早期征象.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时,标准化操作可以降低问题的发生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70666);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277775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亮,李云松,刘华琴,等.标准化操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2):1401-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