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CTA对不同部位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特征的诊断效果评价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effect of CTA on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of different parts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聊城,252000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影像科,河北 石家庄,050035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
目的:评估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的影像学特征对不同部位急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闭塞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同部位急性ICA闭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并进行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价CTA对不同部位ICA闭塞的诊断效果,共探讨了五种诊断方式,分别为:①根据CTA确定的颈动脉闭塞残端形状诊断;②根据CTA确定的颈动脉钙化情况诊断;③根据CTA确定的Willis环闭塞形状诊断;④根据CTA确定的软脑膜侧支循环(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s,LMC)状态诊断;⑤综合前四种诊断方式的联合诊断.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ICA闭塞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1例患者,分为三组:C1颈段闭塞患者56例,C4海绵窦段闭塞患者72例,C6眼段或C7交通段闭塞患者33例.各组相比,越远端的闭塞部位,发病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严重,梗死体积越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塞部位与脑梗死发生的病因、脑梗死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不同ICA闭塞部位患者的CTA成像特征也不同(P<0.05).ROC曲线显示,结合了颈动脉闭塞残端的形状、颈动脉钙化情况、Willis环的闭塞形状和LMC状态特征的联合诊断取得了最优的诊断效果,对C1颈段闭塞、C4海绵窦段闭塞、C6眼段或C7交通段闭塞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6,0.878,0.902.年龄较大和ICA远端闭塞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ICA闭塞的临床表现和CTA影像学表现均与闭塞部位有关,利用CTA提示的颈动脉闭塞残端的形状、颈动脉钙化情况、Willis环的闭塞形状和LMC状态特征的联合诊断方法可有效地对不同部位的急性ICA闭塞进行诊断,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聊城,252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