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病已位列全球疾病首位. 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自我管理能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研究指出,将同伴教育方式应用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 同伴教育也称同伴支持教育[1] ,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一种交流或教育形式. 国内外研究显示,同伴教育是一种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的有效干预措施,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改变人们行为的有效方式[2] . 本文旨在回顾总结同伴教育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开展方式,列举同伴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总结同伴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以期望同伴教育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现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