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双套管肛管防治直肠癌吻合口瘘的效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Effect and Risk Factors of Double-cannula Anal Canal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 in Rectal Cance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临西县人民医院,邢台,054900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双套管 肛管 直肠癌 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摘要:
为探讨双套管肛管处理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效果以及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为两组,A组286例(术中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同时经肛门放置多侧孔粗胶管于吻合口上方作为肛门减压管)、B组314例(术中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通过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并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2.45%)显著的低于B组(5.73%)(p<0.05),A组患者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吻合口瘘二次手术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600例患者中,一共有25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数据分析显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其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BMI≥25 kg/m2、术后采用新辅助化疗(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本研究表明采用双套管肛管处理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有助于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超重及术后应用辅助化疗是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临西县人民医院,邢台,0549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