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 石家庄市 050011
临床科室
肿瘤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高凝机制
抗凝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的凝血功能异常,不仅导致血栓形成,还与肿瘤的生长、浸润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从而直接影响预后。肝素作为传统抗凝剂已众所周知,且抗凝药物已出现在恶性肿瘤治疗指南中。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以及美国临床药学学会(ACCP)等机构推荐低分子肝素作为治疗癌症相关血栓的首选,然而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对控制恶性肿瘤、延长PFS及OS的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将从多方面介绍抗凝药物对控制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及延长生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 石家庄市 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马敏婷,刘承媛,魏素菊.抗凝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机制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04):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