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同步放化疗所致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挽救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salvage therapy using 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for grade Ⅳ neutropenia induced by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石家庄,050011 [2]河北定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同步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小

摘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对同步放化疗所致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挽救性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114例同步放化疗所致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P-50组患者42例,给予PEG-rhG-CSF 50 μg/kg单次皮下注射;P-100组30例,给予100 μg/kg单次皮下注射;P+R组22例,给予PEG-rhG-CSF 50 μg/kg单次皮下注射+rhG-CSF5 μg· kg-1·d-1皮下注射,至中性粒细胞≥2.0×109/L后停用rhG-CSF;R组20例,给予rhG-CSF 5 μg· kg-1·d-1皮下注射,至中性粒细胞≥2.0×109/L后停用.P-50组、P-100组、P+R组为研究组,R组为对照组.对上述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和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所致不良症状的缓解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效应的发挥始于用药12 ~24 h,于36 h达到改善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治疗目的.研究组患者缓解因中性粒细胞缺乏所致发热、骨骼肌疼痛等症状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0.00 ±7.48)h和(30.00 ±5.10)h,明显短于对照组[(72.00±17.89)h和(59.00±11.46)h,均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和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rhG-CSF对于治疗同步放化疗所致的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于同步放化疗所致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挽救性治疗,PEG-rhG-CSF的推荐剂量为单次50 μg/kg皮下注射,其效应发挥时间始于12 ~24 h.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