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上海市,200032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心外科, 石家庄市,050011
出处:
ISSN:

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006年,微创外科治疗的概念写进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的NSCLC临床指南,指出在彻底切除肿瘤原发灶和引流淋巴结的肿瘤外科原则基础上,应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Ⅰ期NSCLC的标准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对高龄、心肺功能差的可行亚肺叶切除,包含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随着增强CT的普遍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早期肺部结节被检出[1]。由于老龄化不断加重,高龄支气管肺癌患者也逐渐增多。对于合并全身疾病、肺功能较差的早期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切除范围较大,切除过多的正常肺组织,患者肺功能及术后恢复影响较大,而合并全身疾病或术前肺功能水平差的高龄患者则不能耐受,术后心肺并发症明显增多[2]。而肺楔形切除术不仅切除范围较为局限,而且由于是非解剖性切除,可能由于恶性病灶引流淋巴结及切缘癌残留而导致复发,同时残余肺组织可能因不恰当的血管、细支气管损伤或扭曲而引起肺膨胀不全及通气/血流比失调[3],造成更大的损伤。肺段切除能够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减少手术创伤,但是切除范围小是否会增加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仍存在争议。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上海市,20003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