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博莱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Treatment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bleomycin o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treated by intrapleural inje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博莱霉素 胸腔积液 白细胞介素-8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 肿瘤标记物

摘要:
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5例,先行胸腔内置管引流,待胸腔积液减少后,予博莱霉素60 mg胸腔内注入,并于胸腔注射博莱霉素3d后行全身化疗.收集胸腔注药前后的胸腔积液,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白细胞介素-8(IL-8)、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水平,采用免疫微粒电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50 (SCC-Ag)水平.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博莱霉素注射后1个月,CR 11例,PR 14例,总有效率为71.43%.不良反应比较轻微,主要为发热20例,胸痛6例,胃肠道反应4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胸腔内注药后,胸腔积液中IL-8、PAI-1水平高于治疗前(P均<0.05);CEA、Cyfra21-1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 博莱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胸腔积液控制率高,不良反应轻微,其机制可能与博来霉素诱发胸腔内炎症反应、杀伤肿瘤细胞等有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1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