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筛选癌前病变逆转药物,观察家兔颊黏膜上皮在此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12只家兔为空白对照组,48只家兔为实验组,将含有致癌剂二甲基苯并蒽(dimethyl-benzanthracene,DMBA)溶液及药膜涂抹或贴附于口腔颊黏膜;给药16周后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电镜扫描.再随机选取实验组中的32只进行药物逆转实验,12周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电镜扫描.结果 涂抹二甲基苯并蒽16周后,家兔颊黏膜粗糙充血,局部可见增厚白斑,Ⅱ-Ⅲ 级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64.6%(31/48).不典型增生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内异染色增多,线粒体水肿.药物逆转实验第12周,全反式维甲酸组病变进展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莱特组可见病变逆转,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DMBA可成功制备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可有效逆转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