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地霉菌毛发穿孔试验研究及扫描电镜观察

In vitro hair perforation test fo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n Geotrichum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性病科,石家庄,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林丝菌属 毛发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摘要:
目的 探讨地霉菌对毛发破坏的程度,比较林生地霉皮损株、林生地霉血液株和白地霉对不同年龄组毛发感染时间及程度的差异.方法 临床采集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毛发,分别进行林生地霉皮损株、林生地霉血液株和白地霉的毛发穿孔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林生地霉皮损株、林生地霉血液株和白地霉均可致毛发破坏.在各个年龄组中,林生地霉血液株、林生地霉皮损株和白地霉的毛发穿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感染毛发的时间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P<0.05).对不同菌株间的差异进行SNK-q检验,发现在各年龄组中,林生地霉血液株、皮损株和白地霉的毛发穿孔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生地霉血液株毛发穿孔时间最短,而白地霉毛发穿孔时间最长,其中林生地霉血液株的毛发穿孔时间范围在53~64 d,平均为(58.07±3.15)d;林生地霉皮损株的毛发穿孔时间范围在57~66 d,平均为(61.05±2.55)d;白地霉的毛发穿孔时间范围在61~74 d,平均为(67.11±3.78)d;对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进行SNK-q检验,发现除<2岁组与2~13岁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显示,林生地霉和白地霉均能导致毛发破坏,且林生地霉较白地霉对毛发的破坏严重.结论 林生地霉较白地霉对毛发的破坏早且严重.年龄越小,毛发越易受破坏.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性病科,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性病科,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