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食管癌引流区淋巴结细胞裸鼠体内抑瘤实验

In Vivo Tumor-inhibition in Esophageal Cancer Cells in Nude Mic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机构: [1]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省邢台市,054000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3]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树突细胞 淋巴细胞

摘要:
目的 观察肿瘤引流区淋巴结(TDLN)细胞对自体瘤细胞体内杀伤作用.方法 将TDLN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TDLN-Ⅰ组培养基中添加IL-2,TDLN-Ⅱ组添加IL-2+IL-4+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TDLN-Ⅲ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tAg).选择60只BALB/C裸鼠,用术中切取的食管癌组织块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L-2组、TDLN-Ⅰ组、TDLN-Ⅱ组和TDLN-Ⅲ组,各6只,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IL-2及相应TDLN细胞.每周测量并记录一次裸鼠的肿瘤体积,5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的不同时间5组裸鼠肿瘤体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20,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与IL-2组肿瘤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进行3、4、5周时TDLN-Ⅰ组、TDLN-Ⅱ组及TDLN-Ⅲ组肿瘤体积均较空白对照组及IL-2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DLN-Ⅰ组与TDLN-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DLN-Ⅲ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最高为(39.1±1.5)%.结论 TDLN细胞在体内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省邢台市,0540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