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程度与胃黏膜炎性反应关系的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pathological duodenogastric reflux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of gastric mucos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石家庄,050017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消化科 [3]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十二指肠胃反流 胆汁监测 幽门螺杆菌

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患者胃黏膜病变、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胆汁反流变化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进行24 h胃内胆汁监测,以反流时间百分23.60%为界,将患者分为高反流组(29例)和低反流组(29例).并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分析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胃黏膜炎性反应、Hp感染、胆汁反流间的关系.结果 高反流组及低反流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20.7%(6/29)和48.3%(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反流组胃窦和胃角部黏膜肠上皮化生检出率高于低反流组(P<0.05).胃窦、胃角部黏膜新悉尼系统病理积分Hp阳性组高于Hp阴性组(P<0.05),高反流组高于低反流组(P<0.05).Hp阳性组胆红素吸收值≥0.25的时间百分比低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短时间反流频率、长时间反流频率、最长反流时间、吸收值最大值、平均值和中位值与Hp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和阴性组胆红素吸收值≥0.25的时间百分比与胃窦、胃角部黏膜新悉尼系统病理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病理性DGR导致胃窦黏膜损伤的主要因素可能为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可抑制HP在胃内定植,Hp感染可能与胆汁反流协同作用导致胃黏膜损伤.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石家庄,050017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消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