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省人民医院普外三科
[2]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四科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三科
临床科室
胸三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河北
临床科室
外三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性缺失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与人食管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人食管癌中MSI及LOH阳性情况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了解预后. 结果 D3S1067位点MSI发生检出频率较高,为26.7%;D18S58位点 MSI阳性率为20%.MSI的发生在食管小细胞癌中较食管鳞癌为高(P>0.05);MSI、LOH与肿瘤的病理分级、P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 结论食管癌在3p和18q染色体位点均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D3S1067和D18S58二个位点上MSI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均相关;研究未发现这两个位点MSI、LOH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参数相关;3p位点基因的改变在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具有较重要意义.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省人民医院普外三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翟瑜,李勇,苏力,等.食管癌组织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及预后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0):98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