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异丙酚复合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Efficacy of controlled hypotension with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华北石油总医院麻醉科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麻醉科,050011石家庄市
出处:
ISSN:

关键词: 哌啶类 二异丙酚 降压 控制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5):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2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在30min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 15 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术中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45~55.2组于切皮前开始降压,R组和N组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0.7 μg·kg-1·min-1、硝普钠0.5~6.0 μg·kg-1·min-1,使MAP降低到术前基础值的70%左右(60~70 mm Hg)并维持至术毕.分别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控制性降压前即刻(T0)、控制性降压20min(T1)、40min(T2)、术毕(T3)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乳酸(Lac)浓度,同时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开始降压至目标血压所需的时间(降压诱导时间)、停降压药后MAP恢复至基础值的时间(MAP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结果 与N组比较,R组降压诱导时间、MAP恢复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及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HR降低,出血量减少(P<0.05或0.01);N组有5例患者发生反射性心动过速,需使用艾司洛尔,T3时有2例患者发生反跳性高血压,2组术后均未见并发症.结论 异丙酚复合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0.7 μg·kg-1·min-1控制性降压可控性好,降压及恢复平稳,且血液保护作用优于硝普钠.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华北石油总医院麻醉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