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细菌性阴道病曾有过多种名称,包括非特异性阴道炎,加德纳杆菌性阴道炎,厌氧性阴道炎等[1],1984年在瑞典召开的专题国际学术会议上决定使用细菌性阴道病名称.该病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国内资料显示细菌性阴道病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是阴道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远多于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即使保守估计,我国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也多达数千万人[2].本病主要特征是阴道生态环境改变,大量厌氧菌生长,取代了正常的乳酸杆菌,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腥臭,外阴瘙痒,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可不明显.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细菌性阴道病占妇科就诊患者的34.5%,占妇科感染性疾病的70%,在诊断为性传播疾病的患者中,61%的患者伴有细菌性阴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