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健脾益气中药对胃癌患者脾虚症与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and replenishing qi on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biological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肿瘤 脾虚/中药治疗 红细胞/免疫学 免疫 细胞 黄芪 人参 注射剂

摘要:
背景:中医学理论认为脾虚症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脾虚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研究中医脾虚症与胃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妇产科.对象:选择2000-10/2002-05在本院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2例(同期该类患者450例),男59例,女43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102例患者分为胃癌无脾虚症和有脾虚症两组,并将有脾虚症组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健脾治疗组.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健脾治疗组在手术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广东省利民制药厂生产,主要成分:党参、黄芪),1次/d,共8 d.术后第9天静脉抽抗凝血2mL用于相关免疫指标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102例胃癌患者中有63例(61.8%)合并不同程度的脾虚症.有脾虚症组与无脾虚症组患者相比,其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的构成比不同,有脾虚症组T3~T4,低分化腺癌以及3,4站淋巴结转移患者较多,TNM分期Ⅲ,Ⅳ期者较多(P<0.05).有脾虚症组胃癌患者手术+健脾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RBC-C3bR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NK细胞活性显著升高,RBC-ICR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脾虚症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合并脾虚症患者的预后比不合并脾虚症患者差.脾虚型胃癌患者术后合并应用健脾益气中药可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