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Anti-tumor effect of CIK cells on transplantable peritoneal metastasis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in nude mice with the spleen asthenia syndrom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2]河北省肿瘤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肿瘤 脾虚 T淋巴细胞 免疫疗法 过继 杀伤细胞 细胞因子激活 肿瘤 实验性/免疫学

摘要:
目的:探讨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在成功制备CIK细胞、建立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基础上,观察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用放射免疫方法(RIA)、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CIK细胞在体内抗肿瘤过程中血清和腹水中CEA以及血清IL-2、TNF-α、IFN-γ、GM-CSF含量的变化.结果:NS对照组裸鼠腹水继续生长,与其相比,CD3AK组体质量、腹围、腹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CIK组较CD3AK组上述指标有进一步显著减少,腹水均全部消失,其腹水抑制率达100%,P<0.01;NS对照组裸鼠血清、腹水中CEA含量均保持较高水平,与其相比,CD3AK组明显减少,CIK组较CD3AK组血清中CEA含量进一步显著减低,P<0.01;另外,与NS对照组相比,CIK组裸鼠血清中IL-2、TNF-α、INF-γ、GM-CSF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腹膜移植裸小鼠模型有更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可显著减少胃癌细胞CEA的分泌,继续分泌IL2、TNF-α、INF-γ、GM-CSF等细胞因子而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