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半暗带的损伤机制及脑电地形图表现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050011
出处:
ISSN:

摘要:
Astrup于1977年首先提出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概念.以后的研究提示,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结果不只取决于血流阈值.在半暗带内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局部脑血流量降低、电活动终止、代谢增加、基因选择性表达以及进行性发展的神经元凋亡,都影响了它的转化方向,即"损伤级联反应"[1].这促使不少学者从电生理、代谢、组织学、早期基因表达等多角度重新认识半暗带的损伤机制.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