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2001级硕士生,河北,石家庄,050011
临床科室
肿瘤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临床科室
肿瘤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脂质体
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摘要:
脂质体是1965年英国学者Bangham等将磷脂分子散在水中进行电镜观察时发现并命名的[1].最初主要作为人工生物膜用于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1972年,Gregoriadis和Rymam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2].抗癌药物由于严重的毒副作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这些被激活的巨噬细胞能区别致肿瘤细胞和非致肿瘤细胞,将药物运送到靶器官或靶组织,而正常部位几乎不受药物的影响.近年来由于药物载体研究的飞速发展,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现综述如下.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2001级硕士生,河北,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吕雅蕾,刘巍.脂质体制剂用于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03,18(23):1376-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