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宫颈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预防措施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4]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2型 预防措施

摘要:
目的探讨已婚女性阴道微生物生物群落构成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并为该病的有效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理分型分为鳞癌组228例和腺癌组72例。采集患者宫颈和阴道部位拭子,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感染率及HPV分型感染率。结果宫颈鳞癌组患者HPV阳性检出率为94.30%,宫颈腺癌组患者HPV阳性检出率为7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76,P(0.05);宫颈鳞癌组患者HSV-2感染率为77.63%,宫颈腺癌组患者HSV-2感染率为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57,P(0.05);宫颈鳞癌组患者混合感染率为70.61%,宫颈腺癌组患者混合感染率为3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45,P(0.05);宫颈鳞癌组与宫颈腺癌组患者混合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单一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感染的6种高危型HPV型别分别为16(62.72%)、18(21.05%)、52(6.58%)、58(4.83%)、33(3.07%)、31(1.75%);宫颈腺癌中,检出的主要型别是高危型HPV 18(45.83%)、16(31.94%)、52(9.72%)、58(5.56%)、33(4.17%)、31(2.78%)。结论 HPV16、18及HSV-2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