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共同性内斜视的诊断和治疗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作者:
机构: [1]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 050011
出处:
ISSN:

摘要:
(正) 共同性内斜视分为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两大类。 1 调节性内斜视 1.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1.1.1发病机制是由于未矫正的远视合并外展融合储备力不足所致。此型斜视AC/A(调节性集合和调节的比例)比值正常,患者能否发生内斜,不仅取决于远视度数,也取决于外展融合储备力,若后者超过调节性集合,则眼保持正位,否则即呈内斜。 1.1.2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多在2~3岁。 (2)多为中度远视,+2.00D~+6.00D,平均+4.75D,戴镜能矫正内斜视。 (3)斜视角不稳定,看近斜视角大于看远斜视角。调节性内斜视进展通常是逐渐的,大多数病人有间歇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 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1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