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性调强放疗采用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ENI)和累及野照射(IFI)的疗效和安全性, 筛选适合ENI照射的患者, 为食管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符合入组条件的92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接受ENI组272例, IFI组652例, 以倾向评分配比法平衡后, ENI组272例, IFI组272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1、3、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并行Log rank检验。采用Cox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经倾向评分配比后, ENI组和IFI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85.9个月, 随访率为95.9%。ENI组患者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3%、31.7%和18.4%, IFI组患者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4.0%、20.9%和1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NI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0%、43.7%和24.9%, IFI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31.8%和1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肿瘤体积、N分期、照射范围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均P<0.05)。亚组分析显示, 男性、年龄≤66岁、颈胸上段癌、病变长度≤6 cm、T1~2期、N0~1期、Ⅰ~Ⅱ期、肿瘤体积≤50 cm3、剂量>60 Gy、化疗1~2个周期ENI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IFI组(均P<0.05)。ENI组患者的治疗总失败率和局部区域复发率均明显低于IFI组(均P<0.05)。ENI组患者≥2级和≥3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FI组(均P<0.05), 但两组患者≥3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和晚期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 尤其是相对年轻、早期、颈胸上段食管癌接受化疗患者, 给予ENI照射可明显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