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的: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阳性胃癌是一种临床上比较罕见的胃恶性肿瘤,具有与普通胃癌明显不同的生物学特点,探讨血清AFP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 386例胃癌患者,筛选出术前血清AFP阳性的患者,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 386例胃癌患者中术前血清AFP阳性者245例(AFP≥20 ng/mL,10.27%),其余2 141例术前血清AFP均为正常(AFP(20 ng/mL,89.73%)。与血清AFP阴性组相比,血清AFP阳性组患者的同时性肝转移率、异时性肝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脉管浸润发生率更高(P均(0.05)。2 386例胃癌患者中共有2 273例(95.2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49.32%,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survival,DFS)为44.61%。其中血清AFP阳性者5年OS和DFS分别为37.50%和34.17%,而血清AFP阴性者5年OS和DFS分别为50.90%和45.84%,两组患者的5年OS和D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FP的水平、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淋巴结转移pN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有无、Ki-67阳性比例、术后是否化疗、术后有无肝转移是影响血清AFP阳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清AFP水平(P=0.001)、肿瘤组织学类型(P=0.002)、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P=0.006)、淋巴结转移pN分期(P=0.014)、肿瘤pTNM分期(P=0.001)、脉管瘤栓有无(P=0.024)和术后有无肝转移(P=0.008)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P=0.031)是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AFP阳性胃癌具有易发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且预后差的特点,血清AFP水平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AFP水平的升高,其预后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