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WEE1 G2检查点激酶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科研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WEE1 G2检查点激酶 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本1 微小RNA-139-5p 子宫内膜癌

摘要:
目的研究WEE1 G2检查点激酶(WEE1)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的影响及失调机制。方法取RL95-2细胞系培养,并分别转染WEE1小干扰RNA(si-WEE1组)、NEAT1小干扰RNA(si-NEAT1组)、WEE1过表达质粒(pc-WEE1组)、NEAT1过表达质粒(pc-NEAT1组)、miR-139-5p模拟物(miR-139-5p mimic组)、miR-139-5p抑制剂(miR-139-5p inhibitor组),并设立相应对照组(si-NC、pc-NC以及NC mimic)。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细胞中WEE1 mRNA表达水平,以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以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以Western blot检测WEE1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WEE1的表达量分别为1.19±0.21和1.01±0.20;EC细胞系(RL95-2)和人正常子宫内膜细胞(h EEC)中WEE1的表达量分别为1.95±0.15和1.00±0.10;si-NC组和si-WEE1组48 h时细胞光密度值分别为0.68±0.05和0.50±0.02;72 h时为1.12±0.09和0.75±0.05;细胞侵袭数目分别为109.33±8.06和67.67±5.25。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EC细胞系与人正常子宫内膜细胞系相比,si-WEE1组与si-N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NEAT1通过miR-139-5p/WEE1促进EC恶性进展,这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