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高影响力文章
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图书专著
成果奖励
社会组织任职
课题项目
统计分析
成果统计
成果分析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乳腺组织标志物及其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14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作者:
魏梦莹[1]
*
;
纪晓惠[1]
;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超声科
医技科室
超声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1,18(05):508-512.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1.05.012
ISSN:
1672-6448
摘要:
(正)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指对未发现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射治疗前,以全身系统性治疗作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的第一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NAT已经不是单一的新辅助化疗,还包含新辅助靶向治疗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其主要作用是使患者的原发恶性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使部分患者获得保乳或手术治疗的机会;其次是获得机体化疗反应相关信息,并据此调整化疗方案[1-2];
基金:
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17277789D)。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魏梦莹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超声科
通讯作者:
纪晓惠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魏梦莹,纪晓惠.乳腺组织标志物及其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1,18(05):50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