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细针穿刺细胞块技术联合免疫组化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腮腺肿瘤 分子标志物

摘要:
目的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头颈肿瘤的术前辅助诊断中应用广泛,但其对唾液腺肿瘤诊断价值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FNAC细胞联合GFAP、Fas-FasL系统免疫组化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行腮腺肿瘤FNAC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FNAC的诊断分为疑似恶性或恶性,良性;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恶性,良性;将FNAC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相比,明确FNAC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特性;并对53例FNAC细胞块行GFAP、Fas-FasL免疫组化,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347例病例被纳入研究,FNAC中疑似恶性或恶性68例,良性279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中恶性52例,良性295例,其中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为ACC(19/347,5.48%),最多见的良性肿瘤为PA(193/347,55.62%);FNAC对腮腺恶性肿瘤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57.35%,阴性预测值为95.34%,灵敏性为75.00%,特异性为90.17%,对347例病例诊断的准确率为87.90%,FNAC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78)。FNAC的假阴性、假阳性诊断较多出现于ACC与PA中,通过对PA组和ACC组GFAP,Fas及FasL免疫组化,结果示PA胞浆内有棕色颗粒呈阳性表达,ACC组全部癌细胞胞浆内、胞膜均无棕色颗粒,呈阴性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AC对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更为准确,在评估疑似腮腺恶性肿瘤时联合FNAC细胞块行GFAP、Fas-FasL免疫组化可帮助鉴别ACC、PA,以减少假阴性、假阳性结果。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6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