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高影响力文章
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图书专著
成果奖励
社会组织任职
课题项目
统计分析
成果统计
成果分析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6
|
认领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指南
团体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执笔作者:
张英丽[1]
张师前[2]
执笔作者机构:
[1]浙江省肿瘤医院
[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刊名:
肿瘤药学
ISSN:
2095-1264
年份:
2023
卷:
13
期:
01
页码:
1-10
DOI:
10.3969/j.issn.2095-1264.2023.01.01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摘要: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可导致后续治疗延迟和剂量减少,并易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严重感染,影响患者预后。重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害,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规范性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作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长效制剂,可预防和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使用便捷。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共识制定小组以循证证据为基础,评估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明确预防与治疗的临床路径及给药方式,形成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PEG-rhG-CSF的中国专家共识。
语种:
中文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专家组成员:
蔡红兵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程淑霞
(河南省肿瘤医院)
范江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符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高春英
(吉林省肿瘤医院)
高玉华
(辽宁省肿瘤医院)
韩丽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柯桂好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孔为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李大鹏
(山东省肿瘤医院)
李魁秀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李秀琴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刘淑娟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刘云琴
(安徽省立医院)
娄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楼寒梅
(浙江省肿瘤医院)
卢淮武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邱惠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孙阳
(福建省肿瘤医院)
孙志华
(江苏省肿瘤医院)
王国庆
(陕西省肿瘤医院)
王建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王静
(湖南省肿瘤医院)
王莉
(河南省肿瘤医院)
王玉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吴强
(江苏省肿瘤医院)
颜士杰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红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于明新
(辽宁省肿瘤医院)
于云海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张师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彦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英丽
(浙江省肿瘤医院)
朱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邹冬玲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本院专家组成员:
李魁秀[13]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通讯作者:
王建东
张师前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英丽,张师前,王建东,等.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肿瘤药学.2023,13(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