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高影响力文章
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图书专著
成果奖励
社会组织任职
课题项目
统计分析
成果统计
成果分析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Effect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 alteplase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on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
4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吕洲[1]
*
;
朱海生[1]
;
刘青蕊[2]
;
机构:
[1]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
临床科室
神经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3,31(04):230-234.
ISSN:
1006-351X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丁苯酞
出血性转化
神经功能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102例具有溶栓条件的ACI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5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比较两组HT发生率,评价NIHSS评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血管内皮细胞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3d、7d和14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血清炎症因子、MDA、ET-1、MMP-9、c-Fn和GFAP水平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NO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ACI能降低HT发生率并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机制与抗炎、抗氧化应激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有关。
基金:
2019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190201-20191866);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吕洲
第一作者机构:
[1]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吕洲,朱海生,刘青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机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3,31(04):230-234.
相关文献
[1]瑞舒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58例临床观察
[2]神经干细胞移植与神经节苷脂合用对脑损伤大鼠神经学功能恢复的作用
[3]丁苯酞-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4]左旋丁苯酞抗脑缺血缺氧作用研究
[5]脑CT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6]SEP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研究
[7]急性脑梗死早期的CT灌注成像研究
[8]1HMRS成像在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
[9]脑电地形图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10]经局部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