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治疗科,050011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东院放疗病区(乳腺血液放疗科)
临床科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局部区域复发
局部治疗
预后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治疗在乳腺癌术后发生孤立性局部区域复发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2011年1月到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68例乳腺癌术后发生孤立性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局部干预方式的有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将其分为局部干预组(115例)和局部未干预组(53例)。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LRC)、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范围:12.0~121.0个月),168例患者中28例(16.7%)发生再次局部区域复发,59例(35.1%)发生远处转移,59例(35.1%)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干预组患者的5年LRC(59.6%比40.0%,χ2=9.550,P=0.002)、DMFS(60.4%比32.2%,χ2=10.828,P=0.001)、PFS(57.9%比28.0%,χ2= 18.342,P<0.001)和OS(61.6%比44.9%,χ2=4.176,P=0.041)均优于局部未干预组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干预是影响患者5年LRC(HR=2.097,95%CI:1.287-3.417,P=0.003)、DMFS(HR=2.296,95%CI:1.340-3.933,P=0.002)、PFS(HR=2.280,95%CI:1.440-3.611,P=0.000)和OS(HR=1.881,95%CI:1.049-3.374,P=0.034)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发现在单纯区域复发组中,局部干预组在5年LRC(64.9%比35.7%,χ2= 8.807, P=0.003)、DMFS(61.1%比27.6%,χ2= 8.283,P=0.004)、PFS(61.6%比26.4%,χ2= 9.549, P=0.002)、OS(64.9%比38.8%,χ2= 5.916,P=0.015)均好于局部未干预组患者。在局部复发(LR)组及局部合并区域复发(LR+RR)组中,局部干预与否在5年LRC、DMFS、PFS、OS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5年LCR(69.2%比58.5%比53.3%, χ2= 1.914, P=0.384)、DMFS(65.1%比58.0%比66.0%,χ2= 1.996, P=0.374)、PFS(65.1%比57.0%比53.3%, χ2= 1.867,P=0.393)、OS(69.2%比58.5%比66.0%,χ2=1.048, P=0.59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治疗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发生孤立性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局部控制和生存获益,最佳的局部治疗模式仍需探索。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治疗科,050011石家庄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治疗科,050011石家庄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薛雨柔,孔洁,朱龙玉,等.局部治疗在乳腺癌术后孤立性局部区域复发中的作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4,18(1):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