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涎腺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7
出处:
ISSN:

关键词: 涎腺导管癌 Ki⁃67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雄激素受体 T分期 淋巴结转移 生存率 预后

摘要:
目的 分析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2022年收治的30例SD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历记录、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指标、治疗方式、随访资料等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数据并制作生存曲线,卡方检验分析免疫组化分类变量与SDC复发、转移的关系,单因素用于分析临床预后因子。结果 30例SDC患者中,男女比例5:1,中位年龄61.5岁,约60%发生于腮腺,其余发生于下颌下腺、舌下腺、腭部小涎腺等。其中,19例雄激素受体阳性,23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26例Ki-67阳性。术后随访18~94个月,中位随访37个月,复发13例,远端转移14例,5年总生存率31.2%。术后放疗及术后放化疗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患者,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生存率相关(P<0.05),Ki-67阳性细胞数≥40%与术后复发或转移有一定相关性(P=0.025)。结论 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放化疗对提高SDC患者远期总生存率有益,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是影响SD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Ki-67阳性细胞数≥40%的患者,易出现术后复发或转移。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7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7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