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呼和浩特010110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应急技术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3]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325035
[4]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急诊科
临床科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
蚀斑法
酶联免疫斑点法
中和抗体
抗病毒药物
摘要:
目的: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滴定方法进行优化,并应用于中和抗体检测和抗病毒药物体外检测。方法:采用VZV疫苗株Voka株在48孔板感染人视网膜上皮细胞(adult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line-19,ARPE-19),连续7 d检测感染后病毒复制动力学与蚀斑特点;分别建立并优化活病毒滴定的蚀斑染色法和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同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VZV药物抑制效果检测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VZV感染ARPE-19细胞(感染复数为0.05)后,第6天到达复制顶峰并形成肉眼可见蚀斑;蚀斑染色法中,添加0.2 mg/mL二乙胺乙基葡聚糖(diethylaminoethyl-dextran,DEAE-Dextran)后,较未添加组产生更大与边缘更加清晰的蚀斑。ELISPOT法可在感染后第3天进行计数,同时通过改变检测用抗体与显色液等,可产生更加清晰可计的斑点。两种方法可采用机器计数,检测病毒滴度或应用于体外检测抗VZV药物效力与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优化后ELISPOT法快捷灵敏,可替代蚀斑染色法应用于VZV病毒滴度检测与相关应用。本研究为VZV的检测及疫苗药物研发提供了更简捷可靠的实验方法。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304101; 2022YFC2303401);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2021GG0168)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呼和浩特010110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应急技术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呼和浩特010110
[3]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32503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菱芳,楚巧鸿,李佳,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滴定方法的优化与应用评价[J].国际病毒学杂志.2024,31(2):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