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西院区和东院区)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在透析中或透析后是否发生肌肉痉挛,分为肌肉痉挛组和非肌肉痉挛组,并将西院区患者做为训练集,东院区患者做为验证集,患者数量比例约为5∶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训练集中发生肌肉痉挛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别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效能,并且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8例,其中训练集患者409例,肌肉痉挛的发生率为22.98%。验证集患者89例。训练集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力衰竭(
OR=8.566,95%
CI 2.448~29.979,
P=0.001)、校正的下腔静脉宽度变窄(
OR=0.531,95%
CI 0.433~0.650,
P<0.001)、超滤率增加(
OR=1.002,95%
CI 1.001~1.003,
P=0.002)及血红蛋白(
OR=0.971,95%
CI 0.948~0.994,
P=0.014)、血清白蛋白(
OR=0.886,95%
CI 0.799~0.982,
P=0.021)水平下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独立相关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5%
CI 0.760~0.866,
P<0.001),校准曲线Brier值为0.129,提示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稳定。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
CI 0.731~0.911,
P<0.001),校准曲线Brier值为0.142。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当肌肉痉挛的风险阈概率在0.22~0.77时,该模型取得的临床净获益较高。
结论:合并心力衰竭、下腔静脉宽度变窄、超滤率增加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独立相关因素。本研究根据上述相关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风险,该模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