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列线图风险分层对pT1-2N1M0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价值

The value of risk stratification of nomogram for 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T1-2N1M0 breast cance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石家庄050035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乳腺肿瘤 pN1期 高危因素 列线图模型 放射疗法

摘要:
目的 探讨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高危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风险分层,筛选放疗获益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936例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完整随访资料者908例,其中放疗(RT)组583例和非放疗(NRT)组325例,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各298例,采用log-rank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OS)期、无瘤生存(DFS)期.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比较不同风险分组人群的生存差异,筛选出放疗获益人群.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组5、8年OS、DFS明显优于非放疗组(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象限、淋巴结转移数目、T分期、Ki-67水平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肿瘤象限、T分期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OS列线图分析显示,改良根治术后放疗(PMRT)明显改善高危组患者OS(P=0.001),在低危组和中危组中未显示出优势(P=0.057、0.099).DFS列线图分析显示,PMRT明显改善中危、高危组患者DFS(P=0.036、0.001),而低危组获益不明显(P=0.475).结论 对于pT1-2N1M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年龄≤40岁、肿瘤位于内象限或中央区、T2期、淋巴结转移2~3枚、Ki-67>3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筛选出可以从PMRT中获益的人群,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石家庄050035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