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肝胆外科,石家庄,050011
临床科室
肝胆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癌干细胞样细胞
悬浮培养
SMMC-7721
CD90
CD133
CD24
摘要:
目的 观察对比贴壁培养法与悬浮培养法培养后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相关特性的变化.方法 (1)收集采用普通培养基贴壁培养与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2)观察两种方法培养后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3)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方法培养后的肿瘤细胞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90、CD133、CD24的各自表达量.(4)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两种方法培养后的肿瘤细胞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90、CD133、CD24对应的mRNA相对表达量.(5)将两种方法培养后的肿瘤细胞各自注射到不同的裸鼠皮下,观察并记录种植瘤的体积变化,依此比较两种方法培养后肿瘤细胞的成瘤能力及增殖能力.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贴壁培养的SMMC-7721肿瘤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排列规整.而悬浮培养后肿瘤细胞逐渐由单细胞聚集、增殖成球状或类球状.流式细胞检测悬浮培养组中CD90、CD24的表达量(571.77±8.70、233.56±10.85)明显高于贴壁培养组(19.15±0.54、17.37±0.15)(CD90:P =0.000:CD24:P =0.000),但CD133在悬浮培养组与贴壁培养组中的表达量(1.42±0.61、1.48±1.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结果同样显示,若贴壁培养组mRNA的表达量设定为1,悬浮培养后细胞肿瘤表面标志物CD90、CD24的mRNA相对表达量(1.72±0.19、1.72±0.19)明显高于贴壁培养组(CD90:P =0.020,CD24:P =0.000),而CD133的mRNA相对表达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0.03,P=0.080).测量裸鼠皮下种植瘤体积大小变化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悬浮培养组所致的皮下肿瘤体积变化趋势呈从开始注射到注射后6d为减小,6d后大幅增高;贴壁培养组所致的皮下肿瘤体积变化趋势则呈缓慢减小后趋于稳定,提示悬浮培养后的肿瘤细胞成瘤及增殖能力更强.结论 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而言悬浮培养法可获得更多的肝癌干细胞样细胞.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肝胆外科,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曹恒,李谨,冯宁宁,等.两种培养法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12):2246-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