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epidural anesthesia in pain-free deliver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055550,河北省宁晋县医院麻醉二科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无痛分娩 麻醉

摘要: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定期产检并分别行正常分娩及无痛分娩的产妇140例,入选产妇依据是否接受无痛分娩分为无痛分娩组及正常分娩组,每组70例.正常分娩组产妇不进行镇痛处理,行常规分娩;无痛分娩组产妇在分娩活跃期,宫口开大约3 cm时,于L3~4间隙做穿刺点行硬膜外麻醉镇痛处理,穿刺完成后,于产妇头端放置硬膜外导管,在宫缩间歇阶段给予3 ml麻醉液注射(0.2%罗哌卡因+0.5%芬太尼),注射完成观察30 min,观察产妇无异常表现后,再次给予6~7 ml麻醉药注射;此后,在产程中按需注射麻醉剂,5~6 ml· 次-1·h-1,待宫口开全后停止用药.对比2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疼痛评测法评估产程中2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娩过程中监测产妇的SBP、DBP、HR及SO2;并于胎儿娩出后采集脐动、静脉血各2 ml,检测血液标本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血氧饱和度(SO2)值.结果 无痛分娩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组分娩过程中疼痛0级、Ⅰ级孕妇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Ⅱ级、Ⅲ级孕妇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临床应用,可控性良好,对母婴中枢神经系统均无抑制作用,镇痛效果满意.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055550,河北省宁晋县医院麻醉二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1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