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植入式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ibrin shell formation of 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 纤维蛋白鞘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摘要: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患者131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经静脉港蝶翼针外接口,手推造影剂行体内导管造影,分析DSA表现;对诊断明确患者给予尿激酶溶鞘治疗,观察处理效果.结果 DSA发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51例,占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的38.9%(51/131),其中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43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5例,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3例.特异影像学表现为DSA下可见沿体内导管外壁走形的线样、柱状或不规则状高密度影包裹体内导管,被包裹的导管管径明显增粗,造影剂可向上反流进入腔静脉、静脉港植入侧或输液座周围皮下软组织内.51例患者给予尿激酶溶鞘治疗后,48例静脉港继续使用,3例静脉港提前摘除.体内导管局部、弥漫性及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尿激酶溶鞘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0% (43/43)、100.0%(5/5)和0.0%(0/3).结论 DSA可有效评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是造成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尿激酶对静脉港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