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胸椎转移性肿瘤的不同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胸椎转移瘤患者,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8岁(23 ~79岁).原发肿瘤包括肺癌11例,乳腺癌8例,肾癌6例,甲状腺癌4例,食道癌3例,肝癌3例,膀胱癌、脂肪肉瘤、贲门癌、软骨肉瘤、前列腺癌各1例.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3例,C级10例,D级15例,E级5例.行前路椎体切除内固定术26例(病灶位于WBB分区4~9区,Tomita术前评分4~6分,平均5.5分);后路肿瘤切除内固定术5例(病变位于WBB分区1~3区或10~12区,Tomita术前评分6~8分,平均7.0分);前后路联合切除内固定术4例(病变位于椎体前后方,累及1~2个椎体,Tomita术前评分3~5分,平均4.0分);后路肿瘤切除结合椎体成形术5例(跳跃多节段椎体病变,局限在WBB分区4~9区,Tomita术前评分6~8分,平均为7.6分).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2.4个月(6~36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0.7个月(6~20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6.81±1.51分降至3.65±0.94分(P<0.05);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8例无变化(A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4例),2例加重(1例C级至B级,1例E级至D级),其余30例均提高1~3级.结论: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胸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肿瘤分期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