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对缺血动脉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其意义

Effects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fibrinogen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s by percutaneous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interven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下肢 von Willebrand因子 纤维蛋白原

摘要: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Fontaine分级Ⅱb~Ⅳ级)患者66例,术前常规检查并取静脉血检测vWF、Fb水平.行介入手术时于动脉鞘植入成功后动脉鞘内、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血和介入后病变动脉以远段、介入前和术后1天、2天、7天、14天分别取静脉血检测vWF、Fb水平.观察内皮功能、凝血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介入组介入前动脉鞘内、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和介入后病变动脉以远段的vWF、Fb水平逐渐升高;vWF(147.6±17.3)%、(231.3±32.6)%、(299.2±35.2)%,Fb(3.91±0.26) g/L、(4.97±0.29) g/L、(5.69±0.28) g/L(均P<0.01);静脉血vWF、Fb水平于术后1天达高峰,术后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4天vWF、Fb水平低于治疗前.静脉血介入前、介入1天、2天、7天、14天vWF(148.3±16.4)%、(199.3±18.6)%、(176.5±18.1)%、(144.1±15.3)%、(128.5±11.4)%、Fib(3.88±0.23) g/L、(4.96±0.30) g/L、(4.59±0.25) g/L、(3.96±0.32) g/L、(3.11±0.19) g/L(均P<0.01).结论 缺血可引起内皮功能的损伤和凝血指标的变化,介入治疗可进一步增加动脉内皮功能的损伤和高凝状态,应早期进行内皮功能保护和抗凝治疗,介入后下肢血流改善,动脉内膜修复后,其内皮功能改善,高凝状态缓解.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1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