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慢性应激性抑郁对大鼠皮下种植性肿瘤Walker256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大鼠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及皮下种植性肿瘤模型,将48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单纯种瘤组(A组)只给予大鼠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种瘤前后均不给予应激;种瘤后给予应激性抑郁组(B组)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后给予16 d各种不同应激;种瘤前给予应激性抑郁组(C组)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前给予16 d各种不同的应激;种瘤前后均给予应激性抑郁组(D组)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前后均给予16 d各种不同的应激.观察各组大鼠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后的生存期,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以及脾重、瘤重、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 大鼠行为学指标的比较: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活动时间、活动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时间显著减少(P<0.05),休息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D组与B、C组相比,活动总路程亦显著减少(P<0.05),而活动时间、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减少、休息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延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生存期的比较:与A组相比,D组明显缩短(P<0.05),而其他各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脾重的比较:与A组相比,D组明显减轻(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瘤重的比较:A、B、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皮质醇的比较:与A组相比,B、C、D组显著升高(P<0.05);D组较B、C组亦显著升高(P<0.05).各组大鼠血清IL-6的比较:与A组相比,D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应激能使大鼠表现出较明显的抑郁症状,自发活动减少,探究行为降低,且应激性抑郁时间越长,抑郁症状越严重.较长时间的慢性应激性抑郁可显著缩短荷瘤大鼠的生存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血清皮质醇、IL-6水平升高造成机体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遭到破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