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容量治疗方法对肝癌切除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0岁,体重指数20~25 kg/m,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20):常规补液组(Ⅰ组)和目标管理补液组(Ⅱ组).Ⅰ组补液量为补偿性扩容量+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第三间隙丢失量,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以乳酸钠林格氏液补充,补液量为5ml/kg,继续损失量按失血量计算,以HES 130/0.4等量补充,第三间隙丢失量采用乳酸钠林格式液以5ml·kg·-1·h-1补充,生理需要量与累计缺失量根据4-2-1法则以乳酸钠林格式液补充.Ⅱ组补偿性扩容置于麻醉诱导前补充,方法同Ⅰ组,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 ml·kg-1·h-1,同时根据每搏量(SV)和校正左室射血时间(LVETc)指导补液,维持LVETc 350~400 ms;350 ms< LVETc< 400 ms,且SV增加幅度>10%时,则继续静脉输注6% HES 130/0.4,直至SV增幅≤10%.于麻醉诱导前和术毕时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IL-2、IL-4、IL-6和IL-8的浓度,记录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TNF-α、IL-6及IL-8浓度降低,IL-2和IL-4浓度升高,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LVETc与SV指导容量治疗能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抑制炎性反应,适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